农产品再添“国字号”荣誉称号。19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2024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安溪黄金桂、安溪梅占、福前芦柑3个农产品成功入选。至此,安溪县已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6个,全国名特优农产品认证面积71万亩,占安溪县食用农产品生产总面积的63.8%。
近年来,安溪县坚持以特色增优势、以优势强产业、以产业促振兴,紧紧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积极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不断培育发展壮大农业品牌,助推安溪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累计发展培育“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16个,位居全市第一。
初秋的安溪,一派繁荣。在龙门镇桂瑶村,记者看到菜农们穿梭于水田中,手里拿着刚采摘下来的茭白笋,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而一旁正在采样的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工作人员潘怀阳介绍说,“龙门是全国第一批茭白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我们根据茭白上市时间,不定期取样检测,确保上市的茭白质优、安全。”
这是安溪县提升农产品质量的一大举措。长期以来,安溪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发展思路,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产品,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让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的餐桌。
农产品出圈最重要的是品质支撑。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陈旭东看来,虽然安溪县自然条件优渥,是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天然工厂”,但这远远不够,要保证农产品质量,还需要标准化生产、溯源监管等。
为此,安溪县不仅制定推行《地理标志产品 安溪铁观音》《淮山品质等级规格》等技术标准,推动创建54个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还推动669家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福建省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监管,实现源头可追溯、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
与此同时,安溪县还适时制定出台《安溪县扶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暂行规定》、设立扶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名特优新农产品扩规模、增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开新局再谱新篇。
春华秋实,硕果满仓。资料显示,近年来,安溪县陆续入选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乌龙茶)标准化示范 创建基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农产品也广获市场好评,以茶业为例,培育打造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4家,入围中国茶业百强企业5家,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1440.42亿元华体网app,连续九年蝉联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
观音雅韵润香江,国际展台美名扬。14日18日,安溪县组织六家知名茶企赴港参加“2024年香港国际茶展”。现场通过展示、宣传等营销推广方式,进一步展示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
“利用香港国际茶展,不仅拓宽了安溪铁观音的国际市场,促进茶叶贸易,也进一步提升安溪铁观音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到本次展会的收获,安溪县天香魂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级制茶工程师詹国珍表示华体网注册。
宣传推介是打响品牌强而有力的武器。“我们积极开展农业品牌培育,深入开展品牌强农行动,精心组织企业参与全国性、国际性的重要展会,如香港国际茶展、农交会、绿博会等,利用高端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安溪农产品品牌的独特魅力和卓越品质。”陈旭东介绍。
与此同时,安溪县借助“互联网+”农产品的力量,加大农业品牌宣传推介和扶持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市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农业品牌的溢价效应逐渐显现,农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2023年,完成农产品网络销售额95.24亿元。安溪先后入选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
打响农产品品牌,既要把好“宣传关”,也要严守“监管关”。“制定出台《建立健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二项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暂行规定》等文件,严格授权管理、加强质量监测、优化评价服务、注重品牌保护,维护品牌形象。”陈旭东告诉记者。
安溪铁观音、山格淮山、龙门茭白如今,安溪县一大批农产品品牌越叫越响。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小鹏表示,将坚持“走出安溪、面向全国、放眼全球”的发展理念,持续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品牌建设、管理、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推动名优特农产品提档升级、做大做优,走好乡村振兴富民路。(记者 吴梅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