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途径完成茶叶新华体网综合批发

  新闻资讯     |      2024-10-11 09:08

  2017年4月,《济南时报·茶报》大篇幅刊登了中国茶叶销售情景式培训导师/畅销书《茶叶应该这样卖》作者戴高诺独家撰稿文章“

  “新零售”的概念,来自马云在2016年杭州云栖大会时发表的演讲:“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线上线下加上现代物流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创造出新的零售起来”。

  茶叶的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在很多茶商看来,是互相竞争、取代的关系。我在全国范围开展的近50场公益课上调研发现,开实体店的茶商认为“茶叶不好卖”的原因之一是电商渠道抢夺了实体店的销量。

  “新零售”概念的核心则是“线上线下结合,再加上物流”,这其实是将实体店等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电商和微商)的关系,由原来竞争性、取代性、独立性、冲突性,调整为“互补性、融合性、混合性”,并通过”精准、体验”为主的模式,了解消费者,满足并引导消费需求,以达到消费升级,并实现“1+1>2”的效益。

  在国内茶叶销售渠道逐渐走向扁平化、去中间化的今天,直接面向终端零售客户,已经成为摆在众多茶商面前的新课题。茶行业,如何实现“新零售”呢?实现途径在哪?

  茶叶销售终端最缺的是什么?某市场调查机构的结论“2015年,全国茶馆茶店平均日进店率不到10人”,它告诉我们,茶馆茶店最缺乏的首先是顾客。

  为什么茶馆茶店会缺少顾客,原因:第一是高端消费人群流失,原来买高端茶叶送礼的人群因为礼送不出去,而不再消费;第二是茶店老板人脉带来的顾客,已经到极致,没有新的人脉进入;第三是线上渠道(电商、微商)分流了实体店的顾客;第四是顾客管理缺失,开了10年的茶叶店,老顾客积累不到100人华体网综合,顾客资料表仅是一张简单的表格,没有消费记录。

  小米手机,因为手机利润低,如果从传统零售角度分析,应该是赢利力很低的,但从新零售的观点看,小米的成功有其商业逻辑的合理性。小米通过手机建立与消费者的关系,用高性价比手机获得消费者口碑,然后通过经营小米用户获得盈利,当小米推出非手机商品(充电宝、插座、电视、平板电脑等3C商品)是华体网注册,能获得高销量而带来赢利。

  小米的案例,同样也是吻合“互联网+”时代最火的商业模式之一的“羊毛出在猪身上”,该模式最核心的也是用户,用免费、补贴或者微利获得用户,然后通过推出其他服务来获取赢利。

  因此,茶业新零售,先要解决用商品引流。确定引流的商品,通过免费或者低利润模式引流顾客,也可以通过免费的活动引流,例如茶会、小小茶艺师的培训等。当然,线上线下的互动互补,引流也不限于线下进行,通过线上的电商、微商等用户集中的平台举办各类活动,同样能实现引流。

  小米手机,采用推出非关联产品的销售,突破手机产品利润薄弱现状。其实,目前茶业也进行了产品的多元化,六大茶叶、茶叶深加工产品、茶叶关联产品(茶食品、茶具、茶人服、茶餐饮)、非关联产品(香道、红酒),以挖掘消费者潜在的消费需求,提高消费价值。

  营销理论告诉我们“一个茶馆茶店的销量,在顾客基数足够基础上,提高销量关键在于挖掘顾客潜在的消费价值”。假如一位顾客,年度消费茶叶2000元,茶食品消费500元,红酒消费1000元,如果茶叶、茶食品和红酒全部来自一家茶店,那么其在茶店消费的价值就是3500元,如果茶店只经营茶叶,那这位顾客在茶店的消费价值最多2000元,茶店挖掘到的消费价值还不到60%。

  线下渠道进行“商圈化”,让消费者离门店更近,线上渠道进行“移动化”,让门店和消费者的交流沟通实现“方便性、快捷性”,这也就是前2年很火的“O2O”或“全渠道”。对于实体茶店来说,茶叶是一种体验性非常强的产品,

  它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体验,这是大部分顾客依然选择线下门店购买茶叶的原因。根据《2016中国茶业经济形势简报》资料“受‘互联网+’影响,茶业电商、微商业务量继续增长,但增速变缓;传统零售门店、批发市场继续受到冲击,但出现复苏迹象”,因此茶叶实体店应该改进零售模式,从流量(顾客)、效率(物流)、销售模式提高赢利能力。比如,

  拓展线上渠道,并加强线上渠道与线下实体店的关联性,实现线上、线下相互引流的效果。同时利用线下实体店,对线上渠道进行互补,将实体店的定位拓宽为网上订单的提货场所、产品的展示厅、消费的体验场所等。原载济南时报

  戴高诺,中国茶叶销售情景式培训导师、畅销书《茶叶应该这样卖》作者,广东省茶叶流通协会商学院副院长;为华祥苑、武夷星、白沙溪、谢裕大、大业茗丰、峨眉雪芽、福元号,大益、下关沱、陈升号、八马、品品香、文新等数百家著名茶企总部或经销商提供培训,为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安徽茶叶行业协会、北京马连道侨联等提供培训。